嚴禁將相類主題分開發佈,如美女1、美女2,現在起違者立即禁言。
另外,貼圖主題如需收費,圖片數目必須有5張或以上及提供最少一張預覽圖,違反此例的主題將被強制退款。
即日起禁止使用 Thank you,
thx for sharing, 謝謝分享等相類內容回覆,
此類回覆將被視作呃 post 論,每個扣4-20分不等,
如要向作者表示感謝,請善用感謝功能。
任何人以難以發現的手法呃post如複製他人帖子, 一經確認, 不論等級高低, 將立即封帳號處理
打印

轉貼 開放雜誌 : 男旦李玉剛怎樣走紅?

轉貼 開放雜誌 : 男旦李玉剛怎樣走紅?

原文載於 開放雜誌 2010 6月號. I/ z6 t; \- D- {
1 \+ M) K6 F) \% F6 f  G0 v7 D
男旦李玉剛怎樣走紅?" n" L% Y2 J5 U9 ^5 c1 z
' s! f0 i& H  D% s6 I2 o
http://www.open.com.hk/1006p88.html
" Q' G! K8 `! ~8 }' _" |% S  A4 l6 f1 Z3 X3 E
● 最近一位東北小伙子李玉剛,唱女聲走紅海內外,是文革後中國男女性別混亂出現的現象。京劇由梅蘭芳四大名旦形成的男旦傳統,還是沒有恢復的跡象。
0 k3 i/ \& x! D5 u: b( ?. n1 m. y) m6 W0 ~
  最近,澳大利亞四十八歲的諾里.梅.韋爾比發現自己既不想做男人,也不想做女人,決定成為「無性人」。在眾醫生無法判斷諾里從生理到心理該是男性還是女性後,澳大利亞當局隨即將諾里的出生證、護照等身份文件的性別欄改為「不定」。澳國司法部門確認,這是該國第一例官方認可的無性別個案。世界上第一個在法律上沒有性別的人出現了。
- G" K; }  E$ K( I! U9 E- v9 t2 t: n7 u
  自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就有了性別的區分。隨之而來的各種性別問題也就開始困惑人類,而且越「進化」越複雜。8 w0 T8 h$ e+ Z) f

7 L- C/ d, O2 ?2 V' p魯迅對梅蘭芳男扮女極盡嘲諷
9 b* G2 J- w( d. s6 A& {
/ B) V; q/ P9 m# `% [- X  性別的模糊似乎是人類本能的需要,是偷吃禁果前的基因和記憶遺傳。泰國的人妖就是最好的例證。日本的歌舞伎傳統全是男扮女;中國的越劇傳統則全是女扮男,《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唱得如醉如痴,其優美和婉轉是其他劇種無法比的。
3 ]8 t2 N% ?" n% s9 t/ T5 {1 A! j8 C8 E( H
  京劇從漢劇和昆曲轉化過來後,男(乾)旦一直是它的特點。到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四大名旦的出現,就是極致了。9 S0 N/ n" o2 v" l" Y/ Z' M2 b. p
1 \( S: ~4 w+ f4 W, P* S% S' O
  陳凱歌導演的電影《梅蘭芳》表現的就是乾旦梅蘭芳。片子中的孟小冬雖然是當時有名的鬚生,上台扮老男人,掛髯口,但生活中的她卻是一個年輕的姑娘。
6 `' C6 A8 i! p$ G# R! [
! m4 j5 g  J; z  那時,魯迅對京劇,對梅蘭芳就一直不屑。不止是他,同時代的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者們,諸如胡適、陳獨秀、李大釗、周作人、錢玄同、劉半農等,都曾把京劇視為宣揚封建迷信的「國粹」。
- V4 k( W6 y) A, K
4 H1 ^. b  H0 S' h* R4 Z  迅哥在《拿來主義》一文中嘲諷地說:「聽說不遠還要送梅博士到蘇聯去,以催進『象徵主義』,此後是順便到歐洲傳道。我在這裡不想討論梅博士演藝和象徵主義的關係,總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步了。」
" U  f) h; s2 D1 R: Q, R/ }, N& Z7 d. \
3 B# n( O. u# y  魯迅在一九二四年寫的《論照相之類》,更是直言不諱梅蘭芳形象不美:「我先前唯讀《紅樓夢》,沒有看見『黛玉葬花』的照片的時候,是萬料不到黛玉的眼睛是如此之凸,嘴唇如此之厚的。我以為她該是一幅瘦削的癆病臉,現在才知道她有些福相,也像一個麻姑。」《麻姑獻壽》也是梅蘭芳的名劇,他扮麻姑。
* K; @! n8 ]) e1 q. Z$ `- y
- e% S# L' y+ [) O; q  在這篇文章中,魯迅尖銳地說:「異性大抵相愛。太監只能使別人放心,決沒有人愛他,因為他是無性了,──假使我用了這『無』字還不算什麼語病。然而也就可見雖然最難放心,但是最可貴的是男人扮女人了,因為從兩性看來,都近於異性,男人看見『扮女人』,女人看見『男人扮』,所以這就永遠掛在照相館的玻璃窗裡,掛在國民的心中。外國沒有這樣的完全的藝術家......我們中國的最偉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藝術也就是男人扮女人。」
# j* u4 A5 n( M5 m; b6 y
2 }0 V  S2 k& _$ V$ F$ e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五、六兩日,魯迅化名「張沛」在《中華時報.動向》上又發表了《略論梅蘭芳及其他(上、下)》,說:梅蘭芳不是生,是旦,不是皇家的供奉,是俗人的寵兒,士大夫們將他從俗眾中提出,罩上玻璃罩,做起紫檀架子來。教他用多數人聽不懂的話,緩緩地《天女散花》,扭扭地《黛玉葬花》,先前都是他做戲的,這時卻成了為他而做,凡有新編的劇本,都只為了梅蘭芳,而且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梅蘭芳。雅是雅了,但多數人看不懂,不要看,還覺得自己不配看了。
! t& I* f) N" x+ _
' o/ P) Q+ T  M共產黨治下性別觀念的演變8 b- W& j2 F; Y! Q% T

$ S/ g: v8 p6 h# a" m1 p. _  共產黨進城後講究移風易俗。毛澤東最推崇的文人就是魯迅,稱之為新文化的偉大旗手。也許是受魯迅的影響,舞臺上這些性別不清的事情都在改革之列。京劇界沒有人學男旦了,越劇開始用男演員演男人,女扮男裝不再時興。周恩來曾經為安徽秧歌舞《花鼓燈》中有一段女子踩在男子肩上舞蹈而大發雷霆,認為男女應該有別,不該如此授受不親。豈不知《花鼓燈》原來女角都是男扮,所以在舞蹈中打情罵俏式的表演比比皆是。後來易俗成女演員,周恩來也是接受的,還多次被他帶出國演出。但隨著階級鬥爭的弦越繃越緊,他也開始反對了。& J1 s" [! T5 M+ k, H6 F
) f8 a" \/ @2 N. X" d$ u- \+ [
  尤其是文革開始後,生活中的性別不清的問題都歸於流氓和作風問題,輕則處分,為此坐牢的人也不在少數。但在實際生活中,這個問題還是問題,不過轉入了地下而已。
2 ^# z5 G+ i& v+ T' ~
5 _8 a, n# O; c/ k$ d6 |3 L9 P; }  最不可思議的是,居然有一個法國外交官在文革的政治風暴的中心北京愛上了一個中國女演員,並將其娶回法國。最後情報部門發現這個姑娘不但是一個男人,而且是中共間諜,結果是被判刑坐牢。法國人為此寫了歌劇《蝴蝶》,據說還拍成了電影。我沒有看過這部歌劇或電影,不知道在生活中和電影裡這對「異性」夫妻是如何處理性問題的,就像我從來無法想像古人花木蘭代父從軍是如何處理生活中的細節一樣。3 R  C4 R' w: R4 i4 z/ @

. c  }5 ]: ]% a' x; R# ]  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灰綠一片的服裝逐漸變得奼紫嫣紅,男女服裝的性別反差越來越大,語言的區別也開始形成。
4 m& U$ W, W  @- z3 q8 V% ^8 E0 r/ k, L  n4 p5 r0 ?3 F
從李宇春到李玉剛女聲爆紅( [$ o/ T  P' O- U

' N6 J; W( |* {' H! D; Q  所有的性問題開始浮出,同性戀開始公開......不少的人排隊申請易性手術......女人頭髮越來越短,男人頭髮越來越長......最近幾年,服裝又開始趨於中性化......在某一個年齡段上或一些特定的群體中,如果女人無胸,男人無鬚,一眼幾乎是分不清公母的......主張同性戀合法,主張容忍婚外戀,認為群居甚至換妻不犯法的論點也在公開討論......
. p1 q1 Z1 t8 N& |
; Y8 I; d* ^) ^, R/ K7 v  即使如此,京劇界始終沒有恢復男旦的培養,因為京劇的前途本身就岌岌可危,更看不到男旦的前途。越劇也沒有恢復女扮男妝的傳統,所以到現在也沒有自己的特點和吸引力,處於瀕危狀態。
- F9 }# c- h3 T) t7 q0 ?+ u+ W, N7 A- p* S
  由於社會和教育的長期畸形,現在內地的年輕人對傳統認知幾乎是拒絕。以中央電視台為代表的主流文化所推崇的明星根本不被他們所認同。雖然那些女歌星們一個賽一個漂亮。
* |4 c3 P3 U) C% L& c1 e/ f2 [+ G! z5 p; H" p  ^- Q
  幾年前湖南電視台開始搞類似英國聲樂選秀大賽的超女大賽,快女大賽......選出了不少年輕的女歌手。但紅火時間最長,人氣最高的是幾年前出現的李宇春,一個短髮,平胸,永遠不穿裙子的姑娘。她的歌的風格也是中性的,所以外號叫「春哥」!
, X0 r# o5 t& g$ N/ F她的出現和持久的魅力,說明孩子們和青
  E6 i, R: V7 S; c年們的欣賞趣味已經趨於中性化。李玉剛最近的走紅,更說明了這個問題。" w" z6 J- K+ w0 j* b

/ _8 z# E0 G3 z* P3 c! K: E  李玉剛是在偶然中發現自己可以唱女聲的。先是男女聲都唱,玩票耍雜技一樣表演,後來就專攻女聲了。現在他的知名度和粉絲的數量已經開始狂追李宇春。
6 h2 w- ^9 Y9 ?6 D7 }& G
  }( y* n$ n& _4 }0 M1 ^8 q2 B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特點:娛樂為王,觀念更加開放,社會對性別模糊的容忍、認知和欣賞程度逐漸增強。+ Y- U# G! l$ e4 i/ q2 A

# W7 D. f; u4 E! V# t  這裡就不能不對李玉剛和他的老師胡文閣的不同命運作一番對比。
; O4 o( P! z$ @! }- v! V' Y胡文閣拜梅派復活京劇男旦% O! F3 e( a6 g$ E

5 F& }2 N0 r: x  i$ k1 J  胡文閣早在八七年就步入歌壇,最早形成了自己女聲男唱的風格。但那時的觀眾只是抱著獵奇的心情看,還不懂欣賞他的藝術魅力。( k) ?3 R2 Q, N. a. s- }$ }4 g
, J0 C, e$ l  N2 H: f+ v- Y: ~' a% {$ @
  他九七年應日本國寶級大師歌舞伎演員阪東玉三郎的邀請,在東京和大阪作文化藝術交流,獲得巨大成功。九八年隨中國明星藝術團出訪歐洲八國,受到歐洲觀眾及華人的熱烈歡迎。九九年反串中國第一部古典音樂劇《西施》。二千年年初在美國東海岸舉辦個人演唱會引起轟動,並受到陳香梅女士等美國國會議員的接見。同年榮獲美國世界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世界傑出藝術家」稱號,成為迄今為止獲該國際藝術界著名獎項的唯一華人。1 C# Q* u6 ]% H" `; x

; |" U8 p5 }9 n4 Q( k1 W2 q  他雖然在國外獲得巨大榮譽,由於當時的氣候不到,他在國內並沒有得到觀眾持久的歡迎。二○○一年,他毅然中斷自己的歌唱生涯,拜梅蘭芳之子梅葆玖為師,潛心學習京劇男旦,成為近半個世紀以來梅派唯一的乾旦(男旦)傳人。3 c" ~& Q7 |4 z
% w5 E/ I# b# _+ U. Y; T
  但他並沒有放棄當初的追求,他最終發現和培養了李玉剛,使之成為當下最紅的通俗歌手,使女聲男唱成為當今流行音樂舞台和銀屏上的一道特殊風景線。
- D2 ~4 r9 |7 X' G8 M* o/ ~4 Q; S8 D4 @+ V1 `0 f0 M
  這就是十年前和十年後的區別。時代是不同了,性別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困惑。
覺得好的就按一下感謝吧~~
「花明月暗飛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菩薩蠻》

TOP

為防止論壇積累大量垃圾會員本站會不定期清除不分享、不回帖或長期不登陸的會員。
成為永久會員的條件:發帖數(不論主題或回覆)達到 30 個積分達到 50 以上。
梅蘭芳
% o: S& `! h+ H' [# K我仲以為佢講梅艷芳

TOP

引用:
原帖由 Hester@2005 於 2010-7-5 16:37 發表   
( R2 j9 U4 [: U, ^# W梅蘭芳
, Q8 @2 C; K; T2 g9 O4 p我仲以為佢講梅艷芳
/ j8 ^) k- H, q  y8 W
差1個字

TOP

資料很詳盡啊, thanks!

TOP

引用:
原帖由 alex8826245 於 2010-7-5 19:47 發表   
1 y- ^/ o8 z) f0 e- T6 \! ^- q% C6 f+ a( C+ K0 ?/ ]/ @
差1個字
, M: R" c6 c  K6 O8 B% C ( E- C* g5 S$ G0 ~) K
5 U  X0 K4 l3 X" `3 l7 x+ i
他很出名的,似乎大家對民國的歷史沒有甚麼認識

TOP

最近訪問的版塊